导航
辅导员风采
当前位置: / 辅导员风采

广西最美辅导员丨郭海棠: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3/09/20 作者: 浏览次数:566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十又七载

问道

海棠依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郭海棠老师

的芬芳岁月


郭海棠,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她扎根辅导员岗位17年,共培养出2000余名合格毕业生,曾获2022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候选人、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第九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干部


工作思路

17年来,郭老师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根岗位,精耕细作,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浇灌着满园芬芳。她融合建筑行业特色,创设学生成长成才“基——柱——梁——顶”育人模式。她主持学校首个辅导员工作室——海棠工作室,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率领团队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为师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师生共同编印青年读本


育人成效


逐梦领航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17年来,郭老师在学生心中埋下了追求真理的种子,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方向不偏、颜色不变。

郭海棠老师注重用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和新颖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她敢于扛起理论宣讲大旗,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开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级骨干班、院级基础班,组建师生“青年讲师团”,累计讲授党课、团课200余次;她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青春告白祖国”“网上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活动;她善于用奋斗故事、身边榜样带动学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学时代楷模•扬中国精神”学习20期

2019年以来,郭海棠老师依托《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挖掘广西红色育人资源,开设“初心之旅•红色课堂”校外思政课,让学生自行组队到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卡”,拍下参观照片,写下学习心得,录制红色视频,一经推出便成为“网红课”,创新了学史新途径。

疫情以来,郭老师发挥网络育人优势,录制原创“90后辅导员战疫故事”6辑、“梦想朗读者”音频87辑,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30期、运营微信公众号“管理团团”发布原创推文近400篇,获《光明日报》等校外媒体报道多次,推文登上全国易班头条20余次,总浏览人数近30万人次“初心之旅•红色课堂”校外思政课


励志勤学

立稳专业学业之“柱”


17年来,郭老师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向善向上的种子,使他们在奋斗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孜孜不倦。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要写得精彩漂亮,离不开好纸、好墨、好笔,更离不开写字的人。运笔的力道、着墨的轻重都是匠心。郭老师正如一名默默坚守的“匠人”,精雕细琢、树人铸魂。她针对学生学业共性问题开展系列学业指导活动,进行协同化学业帮扶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她策划组织“优秀学习笔记评比活动”效果明显;她推行“无手机课堂”,还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她开展先进班级评比,形成良性竞争,用严格的日常管理、扎实有效的行动保证学风。

她积极联动专业教学团队,举办以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展示为重点的专业知识竞赛、手工艺作品制作大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技能节”,每年学生参与率达100%

郭海棠老师分享育人故事


启智润心

架好素质能力之“梁”


17年来,郭老师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爱美创美的种子,使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不骄不躁、绽放光芒。

她致力于阅读推广,借助阅读的力量让生活“有光亮、有乐趣”。为使同学们爱上阅读,郭老师精心挑选千余册人文书籍,开展“辅导员荐读•一句一书”“梦想朗读者”“馆主领读”“悦读之旅•书香假期”“最美阅读追梦人”等20余项阅读活动,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灵。

郭海棠老师鼓励学生追求美丽心灵、创造美好事物、传承优秀文化。她运营学校茶艺文化传习基地,致力推广中国茶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她举办“手绘心声•绽放青春”明信片设计制作大赛、“最美瞬间的你”摄影比赛、“寓建你最美•青春创室界”宿舍美化大赛、“美在建院•青春力行”劳动实践,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之美;她举办“女生论坛”,从恋爱交往、人身安全、生理健康等方面加强对女生的引导,让学生感受自信自强之美;她把人文关怀落实到细节,在毕业生离校前纯手工布置温馨感人的毕业展,让学生感受用心、用情、用力之美

郭海棠老师开展“最美阅读追梦人”活动


人生出彩

托起服务社会之“顶”


17年来,郭老师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中埋下了创新奋进的种子,使他们在拓荒的道路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她协同联动各项资源优势,以“党建+双师”引领,带领学生骨干组织成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形成了项目孵化、创业辅导、精准帮扶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机制。近年来,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区级银奖2项、铜奖4项,获第七届“创青春”区直院校创业设计大赛二等奖,获“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区级铜奖2项3次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她多次带队“三下乡”,调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乡村医生胜任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她把专业优势实践育人相结合,探索古建筑耕读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提出乡村文化振兴适配性点子,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她指导的两支社会实践团队获中国青年网报道46次、八桂职教网报道2次、广西新闻网报道1次,获全国“三下乡”千校千项“最美团队”、团队调研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返家乡”优秀调研报告。

郭海棠老师主持“书记面对面”师生交流会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深耕细作,静待花开

作为学校首个辅导员工作室——海棠工作室主持人,郭老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双高”建设要求,构建“一核两擎三通路”模式,以“三全育人”为内核、以“师生成长共同体”为驱动、以“平台联通+素养融通+成果贯通”为路径,聚焦打造优秀团队、增进工作交流、开展学术研究、培育精品项目四个方面,助力学校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郭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均有所创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素质提升、名师培育上均有所突破,为学校第二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提供了有效经验。2022年12月,海棠工作室入选首批广西高校高水平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建设经验获得学习强国平台、自治区教育厅官网报道,20多所区内外高校到访交流。

海棠工作室承办学校辅导员沙龙


经验总结

郭海棠老师指导学生录制节约宣传视频

辅导员工作只有“常干常新”

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真正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命令走向对话、从管控走向引领、从求同走向存异,才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灵活的思维,在实践中探索新时代育人方式方法


辅导员工作只有“深耕细作”

没有“一蹴而就”


教育是长期影响人的过程,是久久为功的水到渠成,选择了辅导员这份光荣的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陪伴学生一路前行。


辅导员工作只有“言传身教”

不能“敲锣打鼓”


必须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四个引路人”,才能持续吸引学生关注、得到学生信任,进而感染学生、感召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辅导员工作必须“团队作战”

不能“单打独斗”


辅导员工作,育人的同时也在育己。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主要方向的辅导员团队建设更显迫切。


希望获奖辅导员

珍惜荣誉 聚力前行 再创佳绩

希望广大高校辅导员

以先进为榜样

努力培养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附件: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广西师范大学)
所在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联系电话:0773-369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