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与黑夜 春去又秋来
他助浪奔涌
聚光成芒
用爱串起桃李芳芬
他就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林为湘老师
林为湘,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副教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大学生心理咨询师,2022年度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广西高校党的二十大宣讲团成员,现任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工作思路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
强化教育管理能力。他通过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辅导员创新工作室提升团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育人能力,连续两年指导学校老师参加广西全区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他每周组织辅导员开展交流学习,分享教育案例,破解育人难题,紧紧围绕教育部辅导员九大职责要求,探讨学院人才培养、育人目标、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等专项工作。
转变学生工作作风。他坚持走进学生、亲近学生,每周组织辅导员深入社团、深入班级、深入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他平均每年与学生谈话200多次,组织“你我有约”等活动20多场,努力推进辅导员“走基层、深调研、做表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加强服务育人主线建设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用好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他丰富两个课堂育人内容和育人形式,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课程教学,教学等级全部获得A,教学质量评价全部得A,同时成功申报广西第二课堂成绩单精品课程改革项目2个。
管好国内和国外两批学生。针对两类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化教学任务,每年国内学生出国实习前他坚持认真做好行前的爱国、安全和感恩主题教育;国外留学生开学报道前做好国家法律、校纪校规、文化认同的宣传教育。
做好教学和科研两个阵地。他参加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学校微党课大赛获得三等奖,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15项,参与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参与修订《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在广西日报发表理论文章1篇,获学习强国转载文章1篇。
留学生暑期安全大会
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他对全院范围内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行分级、分类培育、宣传与推广,重点打造“学院文化品牌三个一”工程:一院一品(特色共青团品牌)、一专一品(特色专业品牌)、一团一品(特色团支部品牌)。
积极弘扬传统红色文化。他充分利用好端午节、中秋节、国庆等纪念日,结合时代主题,开展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美育、德育教育,激发青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
大力打造中外文化品牌。在“中国灵魂•世界眼光”主线的依托下,他积极打造“邕有爱”“桂友来”等品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弘扬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开展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教育
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拓展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每年组建带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分赴八桂各地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等活动,获国家级重点项目2个,自治区级重点项目3个,校级重点项目10多个。
深化青年服务地方志愿活动。他组织学生参加“两会一节”等会务服务、“中国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服务,”国庆”和“三月三”重大节日演出等多项大型活动举办提供志愿服务人次达到2000多人次。
拓展具有国际特色社会实践渠道。他积极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烹饪技能大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等各项涉外活动提供英语、泰语、越南语翻译及会务引导等志愿服务,为学校200多名留学生提供翻译、向导及生活帮扶等服务。
留学生毕业合照
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养成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
突出“语言+技能”育人模式。他坚持“以德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
强化“国内+国外”资源优势。他积极邀请党政领导、中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典型,走进支部、走进青年、走进宿舍,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可以学习不同的学科,熏陶不同的文化,掌握不同的技能,成为复合型跨界人才。
完善“比赛+就业”工作形式。他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英雄展、创业计划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他负责学院每年的就业率均超过95%,多次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职业教育活动周
育人成效
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年,所带学生获国家级荣誉10多项,省部级荣誉20多项,市厅级荣誉100多项。教育事迹入选2021年广西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工作典型案例,各类教育活动获得人民网、中青网等报道近100篇。2021年11月,作为优秀辅导员代表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讨会作主旨发言。2021年12月获评“2020年度广西辅导员年度人物”,2020年12月获评“2019年度广西辅导员年度人物”,2020年9月参加广西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2020年8月获评“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培养对象”,2020年5月获评“南宁市优秀共青团干部”,2020年4月获评“南宁市高级人才E类”,共获各级各类荣誉称号40多次。指导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国家级重点团队2个,广西重点团队3个,所在团组织获得广西五四红旗团委1次,校级五四红旗团委3次。主持广西高校高水平辅导员工作室1个,带领学院团队连续三年获得学生工作考评优秀,本人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辅导员。
第九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经验总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对“国际生”和“国内生”两个群体教育中他坚持做到育人谋划有“高度”,理论教育有“深度”,从严治学有“力度”,关爱学生有“温度”,专业提升有“强度”,人才培养有“效度”,文化交融有“粘度”,引导中国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全球视野、环球眼光和开放心态,培养国际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发展,传递中国好声音,传递中国真实声音,实现管理育人有突破、文化传承有方法、“一带一路”有贡献、中外交流有成效。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