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嘉年华
粉笔无言写春秋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
广西师范大学曾振华老师
的十五轮日月
曾振华,副教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曾老师于2019年入选首批“广西高校思政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提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21年获评广西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主持建设广西高水平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青言新语”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室,获评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高校最美辅导员,再次提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育人成效
“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一直都是曾振华老师努力的职业理想。要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重点在通过共情的方式一路陪伴,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对象,成为他们海纳百川的坚强后盾,只有“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才能获得发展的土壤。要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不仅路要一起走,更要知道往哪走,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发展供给,因此辅导员平时要“充电”,要“探路”,只有成为专业的“引路人”,才能真正为学生点亮“明灯”,最终教会他们如何点亮自己的前程。
曾振华老师和学生们
引领理想 全程规划
激活学生成长内生动力
多年来,曾老师养成了收集学生“成长困惑”的习惯,每年假期学生都会给她写信畅谈一学期的成长感受,从中她发现了学生们普遍的“困惑”——“发展目标迷茫”,而这正是引发后续一系列“堕落”问题的源头。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激活成长“元动力”,实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成为了曾老师紧抓不放的重点工作。她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扩视野、树理想、强素质、报国行”的基本思路分步分阶段开展教育,摸索出大学成长“四阶模式”,帮助学生认清自我、读懂社会、明确目标、树立自信,成功激发出学生求学向上的“元动力”。
曾振华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历
曾老师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百日阅读”“游学访谈”“学史明理”“热点播报”等上百场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社会调研报告累计3000余篇,在广泛阅读和深入社会中不仅逐渐看清了专业发展前景,还埋下了“专业报国”的理想种子。参加“百日阅读”的学生说:“坚持每天阅读打卡,不仅改变了我的学习习惯,名家大师的文字也开阔了我的专业视野,开启了我的理想之门。”
党务工作培训会
曾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规划,将理想稳稳落地。她累计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近千份、上百万字;她录制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学微课于2021年上线易班优课平台,一个月报名学习者累计达9170人,点击2万余次,获全国“易班大学生求职技巧知识学习“最佳课程奖”。学生求学深造的热情高涨,2021年考研录取率由五年前的8.67%逐年提升至22.47%,增长近三倍。其中连续两年环境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接近40%。连续五年全院一次性就业率超90%,并且每年都有学生奔赴西藏、新疆等地践行报国理想。曾老师连续五年就业工作都获得了校级“突出贡献奖”。
曾振华老师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
三线联动 全员合力
升级优化教育供给体系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明显增加,曾振华老师便积极串联整合校内外资源,升级优化教育供给体系,赋能学生成长。她同学院分管教学、科研的负责人探索构建“三线联动”育人机制,统筹第一第二课堂同向同行,第二课堂成为了第一课堂的练兵场;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三级队伍,她带头申报建设大学生创客中心,邀请学院各个科研课题组进驻其中,促进课题组育人作用得以释放;在疫情影响下,曾老师千方百计联系了35家单位,增聘企业导师42人,为学生开拓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真题真做,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上。五年来,学院“三全育人”机制不断优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学生成长硕果喜人,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创训练项目24项、省级65项,参与各级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创新创业项目4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2项,发表论文103篇。基于这些教育实践,学院荣获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青年老师常开玩笑道:“做曾老师的学生真好,只要学生需要,再大的台她都去搭!”
曾振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
苦练内功 全力攻坚
筑牢成就育人共同体
曾老师常说:“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辅导员要不断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成为学生鲜活的榜样。她认为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要置于团队发展之中,要不断产出教育实践创新成果,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赢”。为此,她非常注重工作团队建设,身先士卒,在攻坚克难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锻炼队伍,逐渐形成政治过硬、战斗力强的育人共同体。每年学校学生工作规范化测评,曾老师的团队都是“优秀”等级。
曾老师带领团队圆满完成多项开拓性任务,团队成员获得快速成长。2014年,受区教育厅委托,团队承担了全区高校辅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任务,服务覆盖全区76所高校,3300多名辅导员。同年,团队又接到筹建学校“易班”网络社区的挑战,学校易班工作站从无到有,再到活跃度稳居全国高校前列,覆盖3万多名学生,获评全国十佳易班工作站。2019年,曾老师主持建设学校辅导员工作室,设计开发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编写15万字教材,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她笔耕不辍,先后主持各级研究课题8项,其中省厅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一作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广西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特等奖1篇,著作主编1部,参编3部。
曾振华老师主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读本》
为了提高教育专业化水平,曾老师从上好一门思政课着手,以教促学,以赛促练,她的思政课堂逐渐受到学生喜爱。2019年在广西高校思政理论课基本功比赛获三等奖。在个人能力提升的同时,2016年她主动请缨,开始担任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通过教改,推动辅导员理论学习意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由以前学生吐槽的“水课”变成了现在期待的“兴趣课”,一批年轻辅导员站稳思政讲台,先后获得全区高校思政理论课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2021年她再次请缨,担任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主任,推动课程精品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培优建设,推进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并带领团队开始承担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广西桂林片区的教学任务。两年来,该团队为13所高校2000余名毕业生提供就业能力专项培训,学员满意度超过95%。
曾振华老师与毕业生们